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荔城新闻网 >> 鞋服电子
“村姑”蜕变为“时尚女郎”——拱辰街道打造六大功能区谱“城”曲扫描
2010-08-24 10:42:22 方平 黄朝霞 来源:湄洲日报  责任编辑:荔城新闻  

  最近,家住荔城区拱辰街道的林炳荣老汉,每天清晨不到5点就来到家门口的市体育中心进行晨练,而3年前,他还是一个守着土地靠天吃饭的典型农民。如今林老汉和他的那批一起在土地里扒拉了大半辈子的老哥们每天最关心的,不再是树上的果树收成、地里的作物生长,而是当天的天气状况、晨练指数。自从年初搬进高大舒适的安置房,林老汉的日子就悄悄发生着变化,用他的话说是赶上了好光景,脚上的泥巴还没洗干净,就过上了城里人的日子。


从城郊到城区
  林老汉眼里,生养他的拱辰是美丽的。这里地处我市中心城区北面,是连接市区与乡村的城郊结合部,辖区内交通便利,五纵五横市政主要路网贯穿辖区;河网交错,两岸荔林环绕,人文底蕴浓厚,一幅“水清、河畅、岸绿”的荔林水乡美景。但前几年由于住宿餐饮、文教卫生、商务服务等第三产业零散低端、发展滞后,拱辰的总体面貌一直像个羞涩而迈不开步子的“村姑”,粗布糙衣乡土味浓,与该街所处的地理位置极不相称。
  作为整个市区东拓北扩的发展腹地,随着城市路网的开通和旧城改造的不断深入,近年来拱辰辖区内拆迁总面积已达80万多平方米,参与开发建设的房地产企业有32家,大开发大建设带来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有力带动了辖区内商贸服务业的蓬勃发展。
  该街道结合辖区内的特点与实际情况,定位于荔城中心城区的中央片区,大力推进“六大功能区”建设:即依托海源酒店、万通酒店、亚太酒店、旷远酒店、荔城大酒店等五个酒店,打造东园路至北大路餐饮、娱乐、健身服务区;依托市直机关、行政办公楼和中福建永恩集团等八个总部企业落地辖区的优势,打造荔园路内侧城市中央商务区;依托莆田学院附属医院,莆田四中、莆田九中等集中的医疗教育设施,和东城一号、天通泰、祥荣荔树湾、浅水湾陶苑等高品位房地产楼盘,打造东圳路至下店路高端商住区;依托西庚片区红星美凯龙等家居建材大卖场及规模以上企业集中的优势,打造下店路至畅林购物休闲服务区;依托市里正在筹建的绥溪公园为龙头,以延寿溪及北洋河道两岸2000亩荔枝林为纽带、结合东阳明清古民居文化保护,打造生态文化旅游区;依托荔港大道贯穿张镇、西洙等村的优势,打造新农村建设示范区。一个时尚大气集商住、休闲、文教、旅游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新城板块在我市西面渐成雏形。


从农民到市民
  城市框架立体了、大气了,人的精神面貌也在日新月异变化着。近年来和林老汉一样,切身享受着城市化扩张所带来变化的,还有和林老汉一样土生土长的4万多拱辰人。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记忆依然清晰,林立的高楼、闪烁的霓虹等现代生活形态裹挟着各种各样的冲击迎面而来。
  林老汉曾像他的乡邻们一样,习惯地将莆田以外的外地人称为“客边”,一个“边”字形象地描绘了外乡人在莆田人心里的地位,但不曾想到的是,就是这么一群被“边缘化”的异乡人如今也成了莆田人的座上宾,甚至成为一家之主。林老汉有两个女儿,三年前一湖南籍小伙子入赘他家当大女婿。三年过去了,湖南女婿与他的老乡合伙开了家湘菜馆,一年收入抵得上老汉过去十年收入的总和,“半个儿子”成了家里的顶梁柱,不但学会了本地话,还带动了老汉一家跟他吃惯了辣椒。
  由于近年来在拱辰就业的外乡人越来越多,这些无辣不香的“客边”给老汉家带来了源源不断的钞票。老汉的观念也被这群外地口音的食客渐渐改变了,离开土地后的下一辈总得有属于他们这一代的生活出路。
  在拱辰,和林老汉的儿女们一样,从事餐饮、物流、商贸等服务业的有5000多人,这其中,包含着林老汉女婿那样融入莆田的外地人。拱辰,这个曾经的“村姑”,正包装成“时尚女郎”大步向我们走来。
                           

 

 图为东圳路至下店路高端商住区开始凸显出时尚大气的新城气派。

 


  每天清早,市体育中心广场上都聚满了前来锻炼的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