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这群年轻大学毕业生的梦想在项目工地上延伸
9月1日晚上8点许,记者来到市区延寿路天妃路至下店路段“白改黑”工程施工现场,看到一车车滚烫的沥青混凝土倒在水泥路面上,在路灯的照射下,一团团热气向上直升腾……尽管是夜里,天气凉爽了许多,但现场的施工人员个个还是大汗淋漓。
原来,这几天受接二连三的几个热带风暴影响,我市时有降雨,这影响了沥青铺设工期。于是,施工人员就跟天气抢时间,争取如期完成任务。来自江西省赣州市的温华东是现场项目负责人,他告诉记者,铺设沥青,温度要求在160摄氏度,如果在铺设过程中突然下雨,那一整段的沥青混凝土都会失去粘性,要全部挖掉重新再铺设,这样浪费就十分严重了。
这位1987年出生的年轻小伙温华东是江西理工大学道路桥梁专业的本科毕业生,从事本行业已有3年多了。他说,道路“白改黑”工程复杂,质量要求严格,每一个环节都要认真对待,一步到位。他带的一支技术团队八九个人,都是本科毕业,来自五湖四海,虽说都是80后的,但大家都很敬业。自6月18日延寿路“白改黑”工程动工以来遇到了不少困难,但在这帮兄弟们和各方一起努力下,都一一解决了。从对主车道病害破损路基路面进行注浆、换板、重新灌缝处理,到路面凿毛、喷撒粘层油、铺设玻纤格栅,最后铺沥青混凝土路面等,他们都在现场,一旦出现技术问题,立即协调解决。这个夏天忙碌下来,个个都黑、瘦了一圈。
当晚9点许,施工人员从早忙到晚,终于把当天的工作量加上前两天下雨耽搁下的施工任务一起完成了。施工人员收拾好工具下班了,而温华东和该路段业主代表、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基建科科长徐光明,却蹲在刚刚铺设完、还冒着热气的沥青路面上,查看质量是否过关。走走停停,他们几乎把新铺设的沥青路全部查看了一遍。温华东自信地告诉记者,这铺设好的沥青路只要不碰到雨水,一般不会有问题。当晚很幸运,一直都没下雨,他们再检查是以防万一。
站在一旁的徐光明也说,延寿路实施的“白改黑”工程,全长3.1公里,工程投资约2500万元,照这样的干劲,在天气好的情况下,9月上旬就能基本完工。但在快速推进的同时要严格控制施工质量,让老百姓放心。
当晚10点左右,1987年出生、来自福清的该路段工程技术人员高小岗骑着一辆摩托车来到工程现场接温华东。他说,因为天气缘故,他们才难得这么早收工,平时都是忙到凌晨一两点,第二天照样7点多上班,连出去逛街的时间都没有。因此,当晚他们这一帮兄弟们要让温华东破费一下,请大家喝酒。
温华东与徐光明结束手头工作后,就跑到高小岗面前,跳上摩托车后座,直奔超市买啤酒去了……

沥青混凝土的温度要在160摄氏度,现场都是热气腾腾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