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莆田县西天尾镇,方圆58平方公里,4万多人口,位于莆田城厢和涵江两区的中心地段,距福州90多公里,离厦门不足200公里,近靠深水良港--秀屿港32公里,出口便捷,镇村公路四通八达,境内水陆交通方便。1985年13月由乡改镇建制,1988年发现南少林寺遗址,1990年由国家文物局批准探方考古,拂去蒙尘见真迹,1991年9月14日,经各界专家学者会审、鉴定,确认西天尾林泉院即是南少林寺遗址,并于1992年4月25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了新闻发布会。这里作为反清复明基地的祖寺,每年吸引了大量的海内外游客前往寻根拜祖。
西天尾依山傍水,气候宜人,年可三熟,粮果皆宜,是莆田重点果区之一。坦荡如砥的肥田沃土具备农业规模经营基础:镇内4000公顷荔枝、龙眼、枇杷、橄榄等名果和树木、毛竹等,为工业、食品加工提供了优质原料;占地13公顷的淡水养殖基地和千亩以上的水域,为发展水产和综合利用开辟了广阔的前景;藏量丰富的高岭土、石料等矿产资源为创办陶瓷、石材等企业创造了有利条件。
西天尾是一个旅游胜地,拥有"九华叠翠"、"紫霄怪石"等名胜和武林圣地--南少林遗址,构成九华紫霄"二山一寺"的"一日游"网络。投资1800万元、通往南少林的盘山水泥路已竣工通车,武术馆,停车场等10多个项目也已竣工并对外开放,第二期千佛殿等10个项目已立项,将于今年动工。
自1990年登上亿元镇台阶之后,工农业产值连年增长,被省政府定为全省十个10亿元镇试点之一,并命名为省级明星镇,1993年人均创汇超万元,居莆田市之冠。乡镇工业产值和出口交货值双双三年蝉联全县榜首,跨进全省百强乡镇,成为省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农民人均收入达2786元,达到小康标准,成为小康乡镇。现有各类企业1200多家,其中外资33家,投资额1.05亿元;内资企业28家、投资额1.36亿元,预计1998年乡镇企业产值可达20亿。乡镇企业已成为西天尾新一轮创业的重要支柱。
镇所在地4平方公里的城镇建设已初具规模,镇域主干道南少林路、莆永公路、镇府新街和集镇大街水泥路面已全部建成,构成了颇为壮观的"双环岛"十字街集镇布局,全部实现村级公路水泥化。城区总体规划项目的逐步实施,使西天尾以崭新的小城市面貌迈向21世纪。
西天尾人民竭诚欢迎海内外有识之士前来武林圣地观光旅游、投资兴业,衷心祝愿所有的朋友能在这块江南宝地上一展抱负,创下辉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