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天尾镇下垞村地处九华山腰,是一个偏僻的小山村,自建市三十年以来,村民们在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用他们的话说“是不敢想像的变化”。
下垞村距离西天尾镇中心约有10公里,其山青水秀,景色很美,村民主要以种植枇杷、香蕉、橄榄等果树为主业,但以前山路蜿蜒崎岖且没有硬化,可苦了出行的村民,村民的水果全靠双肩挑着下山销售,“我们平常还上山割柴禾,也是挑着下山到镇上去卖,一趟需要步行1.5小时,卖完回换些化肥或生活用品带回家。”村民张仙妹说,当时我市所有的山村交通情况都差不多这样,山沟沟的村民很少看到过汽车,更不要说坐了,进城的村民曾不无感慨地说:“咱们要是也像城里人一样走平坦的路,得猴年马月啊。”
而如今这个小山村,水泥路通到家门口,平整宽畅,而且几乎家家户户几乎都有了摩托车,有的还开上了小车。到了水果上市的时候,货车驶进村里直接收购,村民们彻夜告别了挑担下山的艰苦日子。
在村民陈小方家,记者看到她家的小洋楼装修得高雅大方,家电家具一应俱全。“以前我们做饭用的是柴禾,厨房被熏得黑黑的,有时身上也沾上草木灰,我做梦也没想到,现在的生活条件会这么好。”在陈小方家的整洁明亮的厨房里,其89岁的婆婆林珠金用电磁灶炒着菜,谈起如今的幸福生活,老人脸上乐开了花。30年前,陈小方从贵州嫁到下垞村。那时候,其夫家饭桌上的菜,大多是自家咸制或是自留地里种的各种瓜果、蔬菜,一年也难得见到荤腥,只有过年时,左邻右舍合着杀一头猪。而村民家的住房都是土坯料砌成的,且绝大分阴暗潮湿。现在,村民对鸡、鸭、鱼不再视为稀罕物;村民的住房也得到彻底的改善。
“当年因为山村偏僻,我老公才娶了我这个‘贵州婆娘’”,听见记者与老人聊天,陈小方笑着接过话茬:“30年前,我们的穿着款式单一,要是有人穿牛皮鞋,鞋底还得钉上铁掌,走起路来咯咯作响,很有体面。而这年头,别说衣服,就是我们在家穿的拖鞋都花花绿绿,款式多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