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荔城新闻网 >> 聚焦三农
市地税局挂职干部助推横塘村新农村建设
2013-11-26 10:11:51  来源:湄洲日报  责任编辑:荔城新闻  

    10月21日上午,记者驱车沿着平坦整洁的水泥路,顺利直达荔城区黄石镇横塘村村部。
      站在村部大楼三层远眺,天高云淡,秋色宜人,四周绿树成荫。横塘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阮超强指着楼下宽阔的场地,高兴地告诉记者:“再过几天,多功能运动场就要安装投入使用了。”这个他向上争取了30多万元建成的多功能运动场,包括篮球场、羽毛球场、气排球场、五人制足球场、儿童轮滑场等,还安装了6盏灯,让村民晚上也可以运动。
      自2010年12月从市地税局来横塘村挂职后,阮超强便迅速进入角色,为群众办了很多实事,努力改变山村落后状况。3年来,他四处奔走,筹措了320多万元资金,发动村民捐资136万元,使村里的生活基础设施、生产条件、村容村貌、绿化美化、计生工作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实干赢民心。村里的群众看到“幸福家园”逐步展现在眼前,都对阮超强称赞有加。
      建起“连心楼”
      横塘村是黄石镇较偏远的一个农业大村,共辖有10个村民小组,1019户,总人口4455人。村里经济薄弱,经济结构相对单一,农业生产基础条件薄弱。
      阮超强刚到任时,村部大楼刚完成主体工程,周围环境卫生状况很差。他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决心尽快改善环境,提高村民生活质量。
      于是,阮超强在筹资建起新的村部办公大楼,改善办公环境后,又积极向市、区相关部门争取了75万元,于去年建成了村部附属楼,开办了医疗卫生所、农家书屋、健身康复中心、福乐书屋、自然灾害避灾点等一系列民生工程。
      记者看到,卫生所干净整洁,设有门诊、检查室、注射室、输液室、值班室、药房等,已成为荔城区医疗整合的试点村。健身康复中心内摆放着颈椎康复训练器、双轮助行器、下肢功率车、肩关节回旋训练器、偏瘫康复器等器械。农家书屋里有各类书籍2500多册,是村民喜爱的“精神食粮”。
      铺设“连心路”
      由于经济相对落后,横塘村的对外交通条件十分闭塞,车子进不来也出不去。原有的村主干道,路面坑坑洼洼,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不堪,村民骑车经过经常是一身污水一身泥。一到夜晚,全村一片漆黑,村民往往不敢出门。
      要致富,先修路。为了尽快扭转这种落后局面,阮超强积极向“娘家”市地税局及上级有关部门筹集了130多万元经费,对村里基础设施、安全设施等进行完善。不到3年,共硬化村道6公里,改善了村民交通出行条件,村民亲切地称之为“连心路”。此外,还进行河道清淤6.6公里,安装了90盏村道路灯、24颗高清全球眼视频探头、平安“E”家报警平台等。
      新建“连心园”
      记者来到阮超强筹资近100万元新建的,今年底将竣工的农民公园。只见占地11多亩的公园里有千年的油杉,百年的榕树,还有樟树等,多种树木郁郁葱葱,清风习习,令人心旷神怡。一台挖掘机正在挖土施工,几名工人也在不停地忙碌着。
      以往村民缺乏文化生活,闲时只能坐在大树下聊天。为此,阮超强与村干部商量,利用村里4棵千年油杉的天然资源,开辟修建农民公园。公园里安装了各种健身设施,沿着石阶拾级而上,山上还建有观光凉亭、羽毛球场等,成为村民休闲健身的好去处。
      一位村民高兴地说,有了这个公园,村民们也可以像城市人一样,晚上聚在这里聊天、锻炼身体了。
      修缮“福乐苑”
      一座单门独院的2层半小楼,院子的外墙爬满了长长的绿藤,仿佛为墙壁披上了绿色的衣裳,许多紫色的花儿在风中轻轻摇曳,四周环境优雅,空气清新,不知情的人会以为是谁家的别墅。其实,这是横塘村建成的全市村级首家残疾人“福乐苑”,这里将成为残疾人的新家园。
      投入20多万元修缮的“福乐苑”里有5个套房,约330平方米,专门供残疾人、五保户入住。
      村里的困难群体,时刻牵着阮超强的心。他一上任便走访村民,记录了三大本有关各家各户的人口、就业率、收入情况、具体困难和心声等民情。除了建“福乐苑”,他还为困难家庭申请社会扶贫救助,牵线搭桥与低保户建立“结对帮扶”关系,发动市地税局同事和社会热心人士资助了32名困难家庭学生。
  此外,他还组织实施了村部围墙砌坡、操场平整和绿化美化等工程,修建了老人活动中心、篮球场、社会管理服务中心等便民文化活动场所。
      3年来,阮超强扎根基层,心系百姓,使横塘村的面貌焕然一新。他因此被评为荔城区优秀党务工作者、黄石镇优秀党支部书记等。横塘村也被评为镇平安建设先进集体,2012年被荔城区委、区政府授予征兵工作先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