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进步,内镜下微创治疗现已逐渐成为一种切除早期胃癌、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重要手段。近日,荔城区医院就采用了这种新型治疗方式,对一位64岁的患者进行胃部肿物切除术,不仅减少早期肿瘤患者的手术创伤,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据悉,该患者吴某因“腹部闷痛2月余”到荔城区医院进行胃镜检查。前来坐诊的市第一医院内镜室主任周旋光对其进行细致检查,发现吴某胃窦部可见2个肿物,大小分别是1×1.2厘米、1×1.5厘米。考虑到患者病灶大小、范围等情况,在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后,周旋光决定采用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同时行腹腔镜辅助的内镜下全层切除术(EFR)。内镜下微创作为治疗早期消化道肿瘤的新手段,和传统的手术治疗相比,创伤更小、花费更低、效果更佳。
医生介绍说,内镜下治疗是指在胃肠镜下进行的各种消化道腔内治疗,包括息肉切除术、早期肿瘤切除、内镜下消化道出血止血、支架置入术等。内镜下微创主要是对于早期肿瘤的切除,根据肿瘤病变大小、浸润深度的不同,一般采取内镜下黏膜下剥离术、内镜下黏膜下切除术、多环套扎粘膜切除术三种治疗方式。具有创伤小,恢复快,能获得完整的、精确的病理学诊断等优点。该技术适用于消化道巨大平坦息肉(直径小于2cm息肉一般采用EMR切除;直径大于等于2cm息肉推荐ESD治疗,一次完整切除病变)、
胃肠道癌前病变、胃肠道早期癌症、胃肠道粘膜下肿瘤、贲门失迟缓症等疾病的微创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