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荔城新闻网 >> 荔城宣传
用文化打造幸福家园
2016-10-08 17:24:06 林楠 林春荣 来源:  责任编辑:荔城新闻  

 

     后黄村位于省级小城镇建设试点镇——西天尾镇,是一个有着五百年历史的文化名村,村就因莆阳名门望族黄岸裔孙于明代迁居境内而得名后黄。黄氏宗祠、龙华堂、桃源庄、妇幼院等古建筑无不在诉说着后黄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悠久的建筑文化。在村庄规划中,后黄村以建立“生态休闲乡村旅游”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目标,那就必然挖掘后黄村特有的文化特色为后黄村的幸福家园建设打亮亮丽的文化底色。

 
      如何把生态、休闲、旅游这三个关键词,自然地融入新农村建设,凸显着后黄村独特的生态魅力。如何在开发与保护中,处理好自然与发展的关系,让后黄村在发展中依然保存着乡村的田园风光。如何在乡村的历史发展脉胳上让传统文化在新的历史时期可靠的传承,让传统文化的光芒照亮现代生活。无论如何规划或如何设想,在打造后黄幸福家园的进程中,应正确定位后黄的角色,保留着后黄的乡村记忆,让文化的气息氤氲这座古老的田园村庄。
 
    一、凸显乡村文化的特色
 
     后黄是莆田北洋平原上的一个普通的村庄,但她有着千年的历史文化,有着山丘、平原、河流,有着和谐地劳动、生活在这个村庄的一千多人的乡亲。在这千年的发展中,留下了肥沃的田野、茂密的果园,整齐的菜畦,环绕村庄、常年流水淙淙的沟渠,和四季常青的榕树、樟树。整个村庄呈现着原生态的田园风貌,让每一个置身其境的游客,都有一种回归自然、回归乡村的美好感觉。
 
     后黄摒弃了新农村建设中大拆大造的做法,坚持村容村貌生态保护,扎实开展卫生整治与绿化美化,对古民居进行分类、有序开发,不仅要让村庄美丽、整洁、卫生,而且要让绝大部民居保存下来,我们知道,后黄是一个有关千年历史的村庄,五百多座的古民居、既有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也有民国及建国初期的建筑特色。在对后黄村的旅游开发中,要让这些凝聚着后黄人的血脉记忆的古建筑,不仅要加强与保护,而且让这些建筑成为莆阳乡村历史的见证,成为后黄人永恒故园原乡,可以让每一个走进后黄的游客,亲身体会到古老村庄的文化魅力,亲手触摸到古民居湿润如初的熟悉与感到。
 
     后黄村在打造幸福家园的过程,如旧地保护了全村的古建筑,让这些古建筑照显着乡村文化的特色,无疑是后黄村最大的特色和亮点。后黄对古民居的分类保护与开发,成功地盘活了古民居的文化价值与历史记忆,鲜活地再现了闽中乡村的社会生活,科学地传承了莆阳村落的文化特色。通过对古建筑的重新修缮,让这些古建筑焕发了原汁原味的文化魅力,整座村庄流动着不可或缺的乡村韵味。
 
     走进后黄,就像走进梦里老家。烛香缭绕的桃源庄、红砖、青石、布满雨痕的瓦片,把这个村庄的历史以凝固的语言,娓娓动听地叙述着后黄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整洁、干净的黄氏宗祠。古老的天井、沧桑的础石,浑厚的门牌,早已把一个家族不息的香火、源远流长地传说着内心的秘密。建筑风格迥异的妇幼医院,那堵高高的砖墙,那些整齐而又异样的窗户,那座与众不同的门面,却把西方与东方不同的建筑文化触合在这座百年的老建筑上,穿过长长而又弯弯的小巷,不时有发现古井、古树、古石板路和建筑历史悠久的古老民居,百里以古民居、古建筑、古树、古井为特色的后黄村庄,已成为我们不可缺少的精神家园。
 
    二、营造民俗文化的氛围
 
     莆田是文献名邦,在一千多年的文明进程中,遗留着丰富多彩的民间传统文化资源,其间,还有许多独特的民俗文化。这些不同形态的民间民俗文化,都记忆着莆田人独有的地域特征、族群文化、风俗习惯。如何把这些与其它地方不一样的民间文化,打造成后黄文化一个重要内容,形成后黄乡村旅游一个重要的文化景点,已成为打造后黄幸福家园的共识。
 
     一座五间厢的旧民居,和附属建筑物碉楼及生活场所,真实地再现了莆田乡亲的生活场景。从翻车、犁耙、锄头、到戽水桶、畚箕、镰刀等物品,把莆田人在农耕社会的生产情况,一一呈现在旅客的面前,正是这些缺一不可的劳动工具,让我们感受到祖先筑堤造田、筚路蓝缕、战天斗地的艰难生活。斗笠、衣、扫把、草鞋、布鞋等生活用具,已把那个遥远年代的生活记忆,详细地表现在每一件生活用具上。双口灶、烟囱、饭桌、饭桶、碗等厨房设备,反映莆田人普遍的生活习惯。莆阳民俗馆用这样一种场景,再现了莆田乡村普通人家从劳动、生活到休闲的各个细节,让每一个游客从中感悟到劳动的情景,生活的记忆,无所不在的生活角落,触手可及的生命记忆。
莆田是一个千年历史的文化重镇,千百年来,莆田人民在劳动、生活中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而且也创造了绚丽多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反映了劳动人民在劳动之余庆祝丰收、操办红白喜事、敬天尊祖等各种民间习俗,经过千年时间的积淀,和不同历史时期的丰富与发展,已然形成了一系列具有莆阳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后黄的民俗表演,涉及三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即莆仙戏、沟边九鲤灯舞、惠洋十番。还有数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比如澄赢踩高跷,这些民俗表演,生机蓬勃地表达了莆田人民热爱生活的精神,让所有的游客耳目一新,惊叹不已。民俗体验馆面积不大,但传神地表现了莆田独特的民俗文化,拖磨、蒸笼、印红团、包扁食,这些只有莆田人民才具有的民间老手艺,让游客亲自学习、亲手操作、亲身参与,实实在在参与体验莆田这一独特的老手艺,并亲口品尝具有莆阳特色的风味小吃,让互动式旅游演变成旅游的一大亮点。
 
    三、提升乡村文化的品位
 
     莆田是闻名海内外的“海滨邹鲁”,有着一千二百多年的科举文化历史,产生出二千四百多名进士、十二个状元。这些遍及莆田城乡的进士举人,曾经用他们的锦绣文章,为莆田争得荣誉。如今,遗落在莆田民间的书院、书堂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为新农村建设服务,如何为村民提供有品位的文化,成为后黄打造幸福家园一个关键点、着力点。
 
     古老的龙华堂和古色古香的龙华书院匾额,不仅承载着后黄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承担着提升乡村文化品位的重任。后黄村素有“荔城华侨第一村”的称誉,旅居海外的侨胞近千人,绝大部分居住在东南亚。龙华堂的建筑和发展,与华侨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其中不仅蕴含着乡愁的文化因素,也有莆田人知恩图报的故事,这些具有教育、华侨、信仰、报恩等文化符号的建筑,从一开始就决定着龙华堂的文化定位。
 
     如何运作龙华堂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作用,让传统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有着优异的传承,后黄村走出可喜的一步。龙华堂是后黄村有着影响力的“三一”教堂,在乡村中具有广泛的影响力,而龙华书院是后黄村保存最完整的古书院,因而把龙华堂打造成后黄一个具有文化品位的文化阵地,成为农村基层组织开展思想文化工作的平台。后黄村借助龙华书院这个平台,积极打造具有农村特色的讲坛,不定期对党员、群众设坛开讲传统文化、孝亲文化和新的时期党和国家的惠民政策,让群众在家门口、在村里都能及时、方便地领会到文化的温度、党对人民的关心,弘扬先进文化,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群众生活中。
 
     同时,利用龙华书院的空间,创办图书室,广泛开展科技、文化、礼仪的宣传教育,不断提供群众的文化修养,让群众自觉地接受文化洗礼,成为新的“四有”农民。创建书画培训中心,邀请一些具有书画创作水平的退休老干部、老教师,为少儿培训书画,在后黄村营造艺术创作的氛围,让孩子们在更高的起点上实现梦想。
 
    四、拓展优秀文化的空间
 
     “二十四孝图”、“防灾减灾科普知识”、“新二十四孝图”、“尊老爱幼、合家和睦、夫妻恩爱”,在后黄村的文化墙上,一幅幅生动的水彩画、漫画,一句句琅琅上口的宣传语言,矗立在人们熟悉的空间里。后黄村充分利用浓厚的文化积淀,利用文化墙这个平台,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将群众喜闻乐见的内容送到各家各户的门口,让群众随时了解到莆阳灿烂的历史文化,及时地传递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美德;营造爱国爱乡爱家的良好氛围,让群众接受良好的生活习惯,传承优良的孝亲美德。后黄村文化墙,以优秀文化的正能量,提升了群众的文明素养,引领了文明新时尚。
 
     莆田是一个具有浓厚文化底蕴的历史重镇,在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上,流淌着一条汹涌澎湃的艺术河流。林蕴、林藻、蔡襄、蔡京、蔡卞、洪珠、陈经邦、宋珏郭尚先等书法大师,以他们不凡的才华、卓越的创作,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李庄、吴彬、曾鲸、宋珏、郭尚先、李霞、李耕等绘画大师,在历史的不同时期创作出优异的画作,不仅奠定他们作为大师的地位,而且也为莆田赢得了文献名邦的赞誉。从此,莆田有着一条源远流长的文化长河。
把后黄村作为文艺创作基地,拓展优秀文化的空间,让具有一定艺术创作能力的艺术家,走进后黄,扎根后黄,用他们手中的笔、心中的情,画出美丽乡村的田园风光、山水乡愁,画出群众的劳动之美、生活之美、心灵之美,让艺术这一古老的创作方式在后黄村重新找到新的创作源泉。
 
     福建省美术家协会主席、著名画家翁振新先生在考察了后黄村旧民居、古井、古树之后,很自然地表达了一句话:这些群众生活的场景一搬上油画布,就是一幅高贵的油画作品。后黄村的自然风光,就是一幅天然的油画。打造油画创作基地,成为后黄拓展优秀文化空间的重要载体。一些具有远见的油画家,闻风而动率先入驻,把后黄村作为自己创作的平台与基地,著名油画家陈国华先生以后黄村的民居、小巷、田野、流水、古树为题材,创作了数十幅油画作品,成为他创作生涯的精品力作。后黄文化元素已经成为他一生割不断的乡愁。
 
    五、集聚旅游文化的亮点
 
     后黄村以旧民居、桃源堂、黄氏宗祠、龙华堂为重点的古建设保护性整修,为后黄村的文化定位赢得了空间和时间,这座古色古香的旧村落,呈现着莆田独一无二的文化特色,成为莆田乡村旅游最大的亮点。
 
     错落有致的旧民居,房前屋后的果树,流水无声的小河,布满苔藓的古井,青石里拱的井台,繁枝茂叶的百年古榕,墙体斑驳的花园,雕花灿烂的窗户,这些具有丰富文化元素的具象都是旅游文化不可多得的资源。后黄村保持乡村文化的特色,也就保护了后黄村不可再生的旅游文化资源。
 
     叹为观止的莆阳民俗馆,多姿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香气缭绕的民俗体验馆,让人置身于莆阳浓厚的民俗气氛里,如此整齐、完整地欣赏莆阳优秀地方文化,体验莆阳浓郁的风土人情,品尝莆阳独有的风味小吃,这也是后黄旅游文化的一大亮点。
 
     龙华书院的书声朗朗,黄氏家祠的山水画作,不时还会在村口村巷遇到背作画板的画家,一个浓厚文化品味的古村落,完全有理由让你感受到文化魅力。书法、国画、油画,这些具有文化品位的文化符号,不经意间,成为后黄旅游又一个亮点。
 
      绿油油的水稻田,整齐的西红柿采摘园,细小而又宁静的湖泊,弯弯而又漂亮的走廊,山坡上的龙眼树,穿过村庄与田野的小河流,这一切乡村的真实画面,是后黄打造旅游景点的最佳创意,也是旅游文化的自然亮点。
 
      凸显乡村文化的特色,营造民俗文化的氛围,提升乡村文化的品位,拓展优秀文化的空间,集聚旅游文化的亮点,后黄村用文化打亮乡村灿烂的底色,用文化打亮幸福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