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荔城新闻网 >> 荔城宣传
莆田东阳:两朝“进士村”的前世今生
2016-11-10 17:29:13 朱崇飞 文/图 来源:  责任编辑:荔城新闻  
    
    置身于具有明清两朝“进士村”之称的莆田东阳村,这里三面环水,阡陌绕村,离市区很近,离喧嚣却很远。古色古香的旧民居、染上苔绿的砖瓦、精雕细琢的窗棂以及狭小蜿蜒的巷道,还有岸旁垂钓的老翁,临溪洗衣的浣女,偶尔的鸡鸣犬吠,使有着“淇水环带”美景的东阳村,增添几分世外桃源的宁静与安祥。    
      
    “家贫子读书,地瘦栽松柏”。东阳村是首批福建省传统村落之一,也是莆田有名的文化历史名村。一座座古朴典雅古民居旁,分布着一条条纵横交错的青石板巷道,或长或短,或宽或窄,高墙窄巷,宁静幽远。“御史第”、“通礼祠”、“司马第”、“鲁斋居舍”等15处保存较为完好的明清古建筑,成为我市古代科举文化的标志,如今也成为福建师范大学、莆田学院等高校学生的社会实践基地。时光荏苒,曾经的辉煌依然镌刻在东阳村明清古民居的一砖一瓦、一巷一陌之中。
    
    东阳村老人协会会长陈庆育今年71岁,依然精神矍铄,步履稳健,他是东阳村的一个“活化石”,谈起村里的历史名人或文物古迹,如数家珍,滔滔不绝。陈庆育说,东阳村拥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氛围,明清两朝共走出进士11人,举人28人,还出现过“三世五进士”“祖孙、父子、兄弟、叔侄”皆进士等科举盛况。因此,东阳村也成为莆田地区名闻遐迩的进士村。
    当我推开一座座老宅吱呀作响的木门,呈现眼前的红砖埕、石墩、雕花窗棂、青瓦屋顶,伴着深院和天井,似乎都在默默诉说着专属于这座村庄的历史文化和曾经的辉煌,也承载着多少离乡游子不可磨灭的乡愁寄托。
    东阳村有一半以上的人姓陈,其文化古村的形成可追溯到宋嘉熙二年(公元1238年)陈则厚的迁入。三面环水的东阳村给村民们的出行造成不便,很多人是摆渡过河。迁居于此的陈则厚就组织村民分别修建了东阳桥、仙桥和梧塘桥,方便村民出行。村子东临木兰溪,陈则厚建立了以景观特征为名的临潮宫,内奉祀有玉皇至尊神像等;在村子西侧,建立了福海宫,以表彰宋真宗年间“狸猫换太子”传奇故事中勇救太子的寇珠,尊其为慈感仁惠仙妃。临潮宫和福海宫一东一西矗立于东阳村两侧,村里人通称东西宫,后人口口相传的两宫比翼的景点也缘于此。
    
     在村部正前方,有一“瑞庆祠”。“瑞庆祠”始建于明代,清代重修,坐东向西,建筑面积232米,为单体建筑,由院门、围墙、砖埕、厅堂等组成。祠堂大门两侧,有两根砖砌的方形柱子,上面各建有两座小亭,里面各有一尊青石麒麟倾头相视,左右呼应。在“瑞庆祠”的屋脊上,别出心裁地雕刻有几条鲤鱼跳跃龙门,变幻成龙,寓意着东阳学子勤奋刻苦、飞黄腾达。     
    
    走进一条小巷的拐角处,可见一座东阳村著名的古民居——“御史第”,也是村里保存最为完整的府邸。“御史第”是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进士陈云章的宅第。陈氏并未任过御史,这“御史第”三字是借用先祖陈道潜于明永乐年间担任广东道监察御史的官职命名的,并刻成匾额悬挂在大门上方。陈道潜于明建文元年(1400年)中进士,后任监察御史等职,曾预修永乐皇帝敕撰《性理大全》,被后人誉为理学名臣。陈道潜致仕归田后,回东阳村居住。他乐善好施、循循善诱,后嗣子孙人才辈出,陈家影响力不断扩大,东阳村成为名副其实的“陈家村”,陈道潜也被公认为东阳陈姓的开宗始祖。
    “御史第”坐北朝南,建筑结构以砖木为主,石砌墙基,以木为柱础,利用挑梁减柱,扩大屋宇内部空间,建筑面积约1500平方米。大门两侧题有“白简家声大,黄堂世泽长”的楹联,“白简”指御史,“黄堂”指太守,门前一对灯笼上书“祖孙父子兄弟伯至科甲”,也是标榜陈家书香门第的家风与荣耀,体现出官宦人家的建筑风格。推开厚重的大门,只见厅堂与内埕头之间有一条宽约1.5米的过道,直通各个庭院,是内部唯一通道。其巧妙设计就在各庭院既分又合,既利用墙壁隔绝将庭院分开,又经内过道把庭院相连,可谓匠心独运。庭院间相对闭合,屋顶全用红瓦铺成,共留48口天井,增加采光度。一重天井一重厅,体现了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这些古建筑的柱子和横梁都用上等木料加工而成,梁柱结合部雕着的龙凤和花鸟鱼虫,尽管历经了百年沧桑,至今仍栩栩如生,彰显古代工匠高超的雕刻技艺。
     “御史第”旁边就是“德基祠”,中间有一条幽长的小巷隔开。“德基祠”坐北朝南,长22米,宽11米。始建于明代,清代重修,为单进合院式建筑,由门厅、天井、正厅等组成。大门前各有一个石墩,大门两侧题有“德惠淇水皆颖水,基承壶山即浮山”的金字对联。德基祠主要奉祀先祖陈云衢、陈叙、陈云章等,他们都是陈道潜后嗣,也是知名的东阳村进士。
    离开“御史第”,经过一段小路,就能看见“通礼祠”。“通礼祠”又称“陈氏宗祠”,是明代陈氏子孙为奉祭先祖所建,清代重修,属单进合院式建筑,宽12米,前后深25米,建筑面积300平方米。宗祠坐东向西,由门厅、天井、后厅组成。大门最窄,中间次之,后厅最宽,形似葫芦,取“葫芦宝坻式”的结构寓意。
    
     “陈氏宗祠”大门两旁赫然挂着一对“理学继家声,读书光国史”的对联,既是对先祖辉煌历史的概括,又是对后世寄予的期望。对联下面为一龙一凤的精美石鼓。推门而入,迎面可见一块红色的牌匾,上面写着“祖孙、父子、兄弟、叔侄、进士”几个大字。
    
    在宗祠正厅的右侧墙壁上,悬挂有“三世五进士”、“东阳村十一进士”的画像及简介,供后人瞻仰。这些古代家族中的文化精英,就是从这里走出莆阳大地,奔向京都攀云折桂,光宗耀祖,千古流芳。
    穿过一条狭长的青石板小巷,来到“司马第”前。这是一座典型的五进间古建筑,始建于明朝。“司马第”是东阳村十一进士之一陈应元的宅府。陈应元是陈道潜七世孙,官至右副都御史。“司马第”历经500多年风雨飘摇,整个建筑已经破败不堪,一些残垣断壁亟待修复。
    “司马第”的东边是“鲁斋居舍”,为七间鸳鸯厝结构,是由陈云章之子、清朝举人陈乔龄、陈椿龄兄弟共同建造的。推开紧闭的宅门,一座古朴、大气的宅院映入眼帘。其长38米,深28米,总面积1000多平方米,建筑布局严谨,房子用料粗实,做工精细,虽然历经280多年的风风雨雨,但仍保存完整。
    陈道潜十五世孙陈池养是东阳村最后一名进士,他于嘉庆十四年(1809年)中进士。道光元年(1821年),32岁的陈池养为父奔丧而归故里,从此不再出仕。道光七年,风潮大作,镇海堤毁决八百多丈,灾情极重。他不负众望,挺身而出,主持修堤重任。他毕其功于一役,重修黄石东甲镇海堤,总长87.5公里,保护着兴化南洋平原20多万亩良田,成为莆田水利功臣。镇海堤至今仍是福建省建设最早规模最大的海堤,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晚年,陈池养倾心编撰《莆阳水利志》八卷,总结历年治水经验,汇集历史资料,表彰治水功臣,是一部具有很高学术性和实用性的水利学、地理学专著。
    
    
    后人在东甲镇海堤旁,修建一镇海亭和镇海堤纪念馆,这是民间用于记录历朝修建镇海堤防史迹、报答有功之臣的祠堂。“镇海堤造福后人,纪念馆缅怀先贤”是镇海堤纪念馆大门的门联,鲜明道出建馆宗旨。该馆再现了陈池养等历代建堤功臣们的形象,记述其功绩,褒扬其精神,不但是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好场所,也是为官者励志敬业、执政为民的砺石。镇海堤纪念馆已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保护单位。
    
    东阳村至今还保存着一处明朝年间的旧时学堂,其院子的照壁上,镶嵌有一块《庭训》石碑。我们来到旧时学堂前,这是一座三开间的老房,房子有些破败,石碑就镶嵌在院子里的土坯墙上,石碑为辉绿岩材质,周边有一圈红砖装饰。训文用四言韵文,字体用行楷书写,书法刚劲有力,严谨飘逸。《庭训》的内容为:“家不在丰,贵在能守;业不在盈,贵在可久。居逸无逸,虽有勿有;行必忠诚,居存孝友。礼以律身,书不释手;远佞嫉邪,节欲止酒。辱先有诫,著书如柳;后予生者,肯堂舆否?”书写这块《庭训》的是东阳村陈家的先祖陈俨,落款时间为明嘉靖丁亥正月(1527年)。在石碑旁,栽种有一棵桂花树,花香沁人心脾。
    陈庆育老人说,每年村里的学校都会组织孩子到此瞻仰《庭训》,短短64个字,却是东阳村世世代代铭记于心的“家训”。这则《庭训》,历经几百年的传承,已经成为陈家生命和血液里延续下来的精神烙印,刻下了陈家人必须恪守的为人处世的点点滴滴。身处旧时学堂,抚摸着古代保存完好的读书箱,耳畔仿佛又响起童子琅琅的读书声…… 
    东阳村还有一特产——东阳光饼也是远近闻名。作坊主也是陈氏后人,其先辈从上世纪20年代起开始东阳光饼制作,她是第四代传人,目前全村仅存她们一家作坊。东阳光饼也是莆仙本土月饼中的一种,每逢中秋佳节,刚出嫁的女儿都要挑着担子回娘家“送秋”,东阳光饼则会作为备礼中的一份,送给自己的父母品尝,以示孝亲。历史上,作为“进士村”的东阳学子们离乡赶考时,因山高路远,他们都会带着东阳光饼作为干粮,一路既可充饥又可慰藉乡愁。
    
    人倚地而杰,地因人而灵。陈道潜、陈岳、陈文滔、陈应元、陈池养…… 这些满腹经纶为东阳人引以为豪的陈氏先辈早已消逝在历史的河流中,但抚摸着东阳古民居残垣断壁的边边角角,依然能感受到曾经浓郁的文脉气息和历史底蕴。在岁月的风雨中,这些明清古建筑已经破旧不堪,甚至损毁严重,亟需加强保护,不能让它们湮没在时光的尘埃里。2014年,东阳村开始积极向上争取资金、踊跃捐款,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先后对通礼祠、御史第、德基祠、福海宫、临潮宫等古建筑进行修缮,为后人留下两朝“进士村”最浓墨重彩的一抹乡愁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