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荔城新闻网 >> 专题 >> 荔城在行动 >> 
荔城区提升美丽行动实效创佳绩
2018-05-14 09:43:06 何晋生 张郁周 来源:  责任编辑:荔城新闻网何晋生  

 

北高黄金珠宝产业园

 沈海高速黄石互通口改造提升

 黄石工业园区内的富邦鞋业繁忙生产线

 福厦客专施工现场

 “两馆一宫”落户玉湖新城

 北高山前村打造“四季花海”,发展乡村旅游

 恒达机电公司生产车间

 今年以来,荔城区加快实施《建设美丽莆田行动纲要》,紧紧围绕“全面小康、魅力荔城”的总体目标,以“五品牌、九行动”为依托,以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提升年为重点,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全面提升建设美丽荔城的工作水平,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在近日公布的全省一季度“五个一批”项目正向激励综合考评前十名的县(市、区)名单中,荔城区位居第8。这一佳绩是该区全力攻坚项目的有力见证。

 ■项目攻坚持续增强

 项目是拉动经济发展的引擎。今年荔城区共安排重点项目405个,年度计划投资305亿元。为加快推进项目进度,该区落实“一挂钩两调度三督促”和“五个一”等项目工作制度,按照“统筹有力、协调有方、引资有招、督查有效”的原则,整合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提升年工作纳入美丽办日常督查管理,印发《建设美丽荔城2018年行动计划》等,明确时间节点,确保完成好年度各项目标任务。

 结合建设美丽莆田和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提升年的工作要求,该区从405个区重点项目中,筛选出100个一线考察项目和15个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提升年阶段重点攻坚项目,区主要领导定期听取汇报,逐个进行剖析,提出工作要求;区挂钩领导自加压力、靠前协调,帮助解决各类难题;各项目责任单位主动作为、集中力量攻坚,取得明显阶段性成效。一季度,北高黄金珠宝产业园、南少林禅武文化名胜区、莆阳新城、玉湖新城等10个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1.06亿元,完成年计划的26.2%。

 针对征迁任务重、战线长的情况,该区持续优化“355”征迁工作机制,统筹推进全区征迁项目。重点突破片区改造项目和线性路网项目征地拆迁,集中力量攻坚在建和新建线性工程征迁扫尾,集中力量突破大学城等重点项目征迁工作,创下了多个令人惊叹的“荔城速度”。沈海高速黄石互通口项目仅用1个月时间完成11家企业搬迁,学园街北伸项目下大力气破解断头路征迁难题、完成三路鞋业签约,新建福厦铁路荔城段项目提前介入征迁工作、在全市率先提前交地业主施工,壶公路一期完成全线净地交付使用。

 招商成绩也令人瞩目。仅第一季度,该区就招商引进创世纪数据中心、锦优新材料、莆田星禾云科技有限公司、信辉上城2030创业社区等项目38个,计划总投资约300亿元。

 为做好莆田国际珠宝产业园招商工作,荔城区积极利用“北高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会暨莆田黄金珠宝城招商推介会”“莆田金银珠宝产业新春座谈会”和“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联席会议”等活动平台,向全国各地来莆参会的客商作推介、对接,并组建金银珠宝产业园招商团队,由区党政主要领导带队、靠前指挥,分成6支小分队,陆续前往全国重点区域,走访、对接行业龙头企业。截至目前,产业园东区新对接入园的企业有福建穿金戴银科技有限公司、金梦楼珠宝、和美珠宝等生产企业,部分入驻企业已完成装修设计方案并入园装修;产业园西区正在对接深圳金仟禧珠宝、黄金码头等生产企业入驻,2家龙头生产企业正在装修设计中。此外,该区积极培育“互联网+金银珠宝”新型营销模式,设立金银珠宝企业间(B2B)电子商务公共平台,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和区块链等新技术实现统一采购、加工生产、线上交易、线下展示、供应链金融的有机融合。目前中宝协正在募集社会资本投资,并积极邀请莆田市投资入股中宝协电商云平台,计划年内筹建中国珠宝电商云平台。

 今年,该区还将围绕创世纪项目建成运营配套、商务办公楼宇资源总部企业、区域资源平台经济等几个方面抓好招商工作。

 ■乡村振兴持续推进

 荔城区积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区统筹、镇街落实、村(居)为主体,市场为主导,通过资源、资产、资金“三盘活”,政策、城建、项目“三带动”,旅游、物业、服务“三增收”等“三三”发展途径,提高村集体和村民的收入。

 乡村振兴需要明确的思路,该区结合“幸福家园”明确各个乡村特色和定位,其中水南村立足黄石集镇区和黄石工业园区“两区共建”的发展优势,推进新型社区建设;后黄则立足“小旧村庄”实际特点和“特色旅游”适度开发的需要,推动完善土地流转与农村产业发展相适、房屋统收和社会化招商相应的旅游开发模式;大坂村、桂林村立足壶公山地理生态优势,加快推进大坂村、桂林村旧村复垦、新村建设等项目;埕山片区通过珠宝加工、设施农业等特色产业支撑,加快推进埕头珠宝产业园、山前利农土地流转等项目;三山村依托市重点项目大学城所在地,健全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新型社区;林山村充分利用南少林旅游资源优势,加快完善村庄各项基础设施、推进农业转型,重点发展乡村旅游示范村;象峰村围绕乡村旅游,提升健全旅游基础设施;呈山村围绕片区改造、安置房建设、村庄环境整治工作,建设新型社区;江边村结合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河道综合治理,建成环村步行道,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园;华堤村挖掘梅妃故里传说,集合花卉苗圃基地,实施农民公园、农民休闲走廊、涵港大道安置房建设,打造宜居宜业新农村。

 在找准定位的基础上,各村居(社区)通过租赁、承包、联合开发等形式,盘活闲置或低效使用的资产,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北高镇山前村将流转土地分为若干功能区块,包括生活集聚区、生产体验区和旅游休闲区,村集体收入达100万元;拱辰街道拱辰社区出租荔城大酒店、西庚安置房年收入700多万元。

 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荔城区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通过整合优势资源和各方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实施十大类贫困人口、五大类贫困村扶贫行动,贫困群体和贫困村实现脱贫提速、发展提效、民生提质的良好局面,目前,全区贫困人口实现基本脱贫,4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清水潺潺,绿树葱葱,林荫小道穿梭其间,偶尔传来几声小鸟的啼鸣。这是笔者近日在企溪安全生态水系建设工程感受到的情景。

 荔城区水系密布,境内河流总长度497.246公里,每平方公里河网密度1.47公里。作为福建省首批综合治水试验县,荔城区大力做好“水”文章,围绕“一心、两湖、三流域”整治重点,集中提升防洪排涝体系、完善海绵城市设施、利用和保护水资源,修复河网水乡生态环境,打造“兴化古府、荔林水乡”。2017年,该区共实施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县、内河整治工程、安全生态水系建设、综合治水试验县等重点水利项目29个,总投资8.19亿元。

 在开展水利项目建设的同时,该区全面启动实施河长制,完成区级河道划界立牌以及区、镇、村三级河道名录登记等工作,区镇两级河长办实体运作,分级分段设立河长,逐步建立起河长牵头的共同责任机制、部门协作的联席会商机制、系统联动的检测处置机制、自上而下的督查推进机制、自下而上的逐级述职机制等五大工作机制,相继开展河道清淤清障、河道垃圾清理卫生保洁、农业面源污染整治以及“三个全面清理整治”的“四乱”整治、畜禽养殖整治、黑臭水体整治、农村垃圾污水整治等专项行动,在全市率先提出按照“水岸协同、属地管理”的原则,将路面与河面保洁纳入同一队伍负责,有效改善了水环境。目前,已清理河道280多公里,清除渔网、阻洪围堰、违章建筑物面积约30万平方米,全面完成35处违法侵占河道的清理清障和护城河、北河、下戴河3条黑臭水体整治,全区保留的34家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全部通过环保竣工验收。

 为持续提升生态环境,荔城区还严格规范垃圾收储转运程序,城区生活垃圾处理率达100%,农村生活垃圾按照“户分类、村收集、镇压缩转运、市区处理”模式,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出台并实施全区“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对辖区内涉及的翻砂铸造生产行业、石材加工行业、塑料拉丝编织网生产、废旧塑料回收行业以及传统砖瓦窑行业等“五小行业”进行全面排查整顿,对合规企业加强监管,完善环保治理设施,确保达标排放;对不合规企业坚决予以取缔,严防死灰复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