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荔城新闻网 >> 专题 >>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进行时 >> 
完善污水收集 暗涵改为明渠 实施裁弯取直  下戴河实现生态补水
2019-07-30 11:55:00 陈沛达 来源:湄洲日报  责任编辑:  

7月28日,记者在荔城区八二一北街的下戴河整治现场看到,挖掘机正在繁忙作业,几名工人在进行挡土墙护岸施工(如图)。当天下午4时许,下戴河上游的提升泵站开始运行,将延寿溪河水抽至下戴河上游,对该河进行生态补水。

据了解,下戴河系延寿溪支流,总长0.81公里。在推进片区改造、市政管网建设中,由于统筹规划不足、同步建设滞后,加上河道环境受到人为破坏等历史遗留问题复杂,下戴河一度水体恶化。今年以来,荔城区委、区政府采取暗涵改明渠、裁弯取直、河道空间优化等措施,彻底消除该流域污染源,巩固提升整治成效。如今,在下戴河周边住宅小区和居民区相对集中的区域,都设置了污水收集设施,有效截住了入河污水。同时,该区借助木兰溪流域综合治理的契机,治理下戴河黑臭水体,共清除7566立方米淤泥。

曾经的下戴河多为暗渠涵洞,并有业主在涵洞上修建建筑物,使得河道淤泥堆积,很难清理。经过反复细致的沟通协商,万宝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同意拆除展厅753平方米及附属建筑物513平方米,原展厅下的104米河道涵洞被改为明渠,彻底解决涵洞易淤积、难清理、难维护问题,实现“弃暗改明”的效果。

整治前,下戴河一遇到暴雨,河水水位就上涨,泄洪慢,危及河道周边群众的安全。据项目现场负责人邹志刚介绍,为确保河道行洪排涝更为顺畅,今年4月份,荔城区着手启动“下戴河万宝段改线工程”,对原曲折狭小河道进行裁弯取直。裁弯取直后,原本下戴河与“1971文创园”之间无法有效利用的夹缝地得到拓展,可规划为城市停车位,提升城市利用空间,做到路河协调。同时,该项目还规划实施了人行道提升工程,新建人行步道500米,完善了路缘石、路灯、护栏等附属设施建设,不仅提升防洪泄洪能力,还极大美化了周边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