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荔城新闻网 >> 专题 >> 
为烈士母亲立碑激励后人
2019-11-28 14:38:33 戴立钦 来源:湄洲日报  责任编辑:  

七八年间,不管旁人有多不认同,多不理解,为了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精神,陈德如和妻子郑莺珠

始终坚定信念,一铁锹,一锄头——为烈士母亲立碑激励后人

图为矗立在绿水青山间的陈发治烈士纪念碑。

这天一大早,阳光正好,我早早驱车前往壶公山北麓的革命老区荔城区新度镇青垞村,经过近一个小时车程,绕过一条条弯弯曲曲的村道,终于在珠埔山坡下见到了这位虽然两鬓霜白,却精神奕奕的老人——陈德如。

1948年,立志一生献给革命而不结婚的陈发治为弟媳接生时,同弟弟商量,将接生的孩子认为儿子,这个孩子就是陈德如。而第2年, 陈发治为了革命壮烈牺牲。

陈德如在十六七岁时,就有了为母亲立烈士纪念碑的想法,那时只是一个半大的少年,种种原因限制,这一想法终于在60多年后实现了。

2008年,陈德如觉得时机已成熟,他同家人商量为母亲立纪念碑,遭到亲友们一致反对,他们劝陈德如将立纪念碑的钱拿去翻新家中的老房子。这一情况,让他一度很受打击。所幸,妻子郑莺珠一直默默支持他,陪着他。

“那个时候这条山路还没有水泥硬化,路不仅陡,还很窄。”随着陈德如走在前年由政府拨款建成的山间小道上,他一边向我感慨如今的便利,一边描绘当年他们建纪念碑的艰难。

沿着山路,我来到陈发治烈士纪念碑所在地。看着矗立在山坡上,被绿树环抱,书写着“陈发治烈士永垂不朽”字样的纪念碑,我缓步走到碑前,深深地鞠了一躬,表达对革命烈士的崇高敬意,并同陈德如一道,将纪念碑周边的杂草拔掉,清扫卫生。

陈德如说,纪念碑立在原闽中地下游击队的活动据点——珠埔山坡上。由于在山坡,机械无法进山,最初的材料,都是他和妻子肩挑腰扛上来的。没人帮忙,他就自己设计布局图;没路进出,他自辟山路,前前后后投入了26万元,经过七八年的时间,终于在当初那个到处坑坑洼洼、崎岖不平的地方平整出一块近80平方米的地方,立起了烈士纪念碑。经过这些年的修缮,如今纪念碑已立好。

在陈德如的介绍下,我一一阅读了纪念碑上众多领导对陈发治同志的评价、介绍文章,以及陈德如收集来、镌刻在石碑上的相关革命史料。

陈发治,女共产党员,是当地杰出的革命烈士之一。1911年出生于青垞村,1926年在莆田咸益女子中学(解放初改为莆田第九中学)读书,在读书期间,她深受陈天章等革命先驱的思想熏陶,1935年参加革命,当年入党,化名陈文兰,加入闽中革命司令部领导下的游击队,秘密开展地下革命活动,负责妇女工作。

1949年1月,陈发治因叛徒出卖,不幸被捕。她在狱中遭受了各种惨无人道的酷刑,始终坚贞不屈,矢志不移,不肯泄露机密、出卖同志,表现出共产党员的坚强意志、可贵品质。1949年2月12日子夜,被敌人活埋于东岩山,时年仅38岁。

谈起母亲的革命事迹,陈德如的双眼格外明亮。说到母亲被叛徒出卖,壮烈牺牲时,这位年过古稀的老人,紧扶石碑,哽咽落泪。

“没有母亲,也就没有现在的我。”陈德如说,出生4个月时,他因为发高烧未得到及时救治,一只脚落下了残疾,至今走路仍不方便。这些年,作为烈士后代,他不仅没有因为残疾被人排挤,反而受到更多的关怀和照顾,这些都是他未曾谋面的母亲带给他的。他虽然从来没见过母亲陈发治,但从祖母的敦敦教诲中,从长辈和有关革命史料中,他认识了母亲,为有这样一位英雄母亲感到自豪。同时,也让他更加坚定了为母亲立烈士纪念碑的想法。如今,他已到暮年,希望尽自己一点绵薄之力,将母亲的革命精神传承发扬下去,树立家风,激励后人。

陈发治烈士纪念碑立好后,陆续有人慕名前来瞻仰。2012年开始,每逢清明节,莆田第八中学团委会都组织学生前来瞻仰,开展革命传统教育。

今年,陈德如还计划筹建陈发治烈士纪念碑管理处,专门展示与陈发治相关的史料、文献以及这些年各界人士参观纪念碑的照片信息,教育后代,警示后人——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的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我们应继承先烈遗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刻苦学习、努力工作,多做实事、好事,奉献社会。”陈德如说。